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知识 >一周帮儿子打一次 - 一个星期的孩子怎么打 正文

一周帮儿子打一次 - 一个星期的孩子怎么打

时间:2024-05-19 15:14:24 来源:网络整理编辑:知识

核心提示

前两天,朋友转给了我一段据说把她“气炸了”的新闻视频,里面一个12岁的小男孩因为弄坏了茶馆里面的物品,想让妈妈替他赔偿。之后妈妈教育他,可是孩子当场竟然对妈妈动起手来。朋友很气愤的说,这要是我的小孩,

一周帮儿子打一次 - 一个星期的孩子怎么打

  前两天,周帮朋友转给了我一段据说把她“气炸了”的儿打新闻视频,里面一个12岁的星期小男孩因为弄坏了茶馆里面的物品,想让妈妈替他赔偿。孩打

  之后妈妈教育他,周帮可是儿打孩子当场竟然对妈妈动起手来。朋友很气愤的星期说,这要是孩打我的小孩,我一定打死他的周帮。

  孩子需要管教这件事,儿打肯定是星期毋庸置疑的。但是孩打这类的孩子该不该打,或者说打了他,周帮是儿打否就真的有效果,我看真的星期是未必。

  打骂和惩罚的本意,可能是出于想让孩子记住教训,以后不再犯错。然而面对母亲的责骂,孩子把精力都能用在了去反抗和报复母亲上面。他根本没有反思和修正自己打破东西这件事的时间和机会。

  打骂、惩罚,都只能对孩子起到短暂的、表面的效果,却非常容易造成长久的对抗和亲情的疏远。

  教育孩子需要的,永远是坚定而不是强硬。如果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出一个有思想有能力高素质的孩子,那么我们就必须减少与孩子们之间的敌对,鼓励孩子们来合作,并且一起解决问题。

  你以为打孩子是在展示权威

  在孩子眼里你可能非常无能

  曾经遇到过一位5岁孩子的妈妈,她说她真的不知道该拿孩子怎么办,说她家的孩子是“软硬不吃,油盐不进,打也打了,骂也骂了,就是不能像别人家孩子一样听话”。

  我让她试着举个例子,她就说了最近一次打孩子的经历。

  她想让儿子每天晚上9点准时睡觉,但是孩子就非要把一个节目看完。她说了几次该睡觉了,孩子都当没听见一样。但是节目结束之后,发现孩子换了一个频道,继续看电视。孩子却坚持说不困,就要看电视。她被激怒了,强行把电视关掉。

  最后结果就是她把儿子强行抱回卧室打了孩子的屁股,而儿子则连哭带吼的,折腾到十点多才睡。

  这种类似的情况,相信不少父母也一定经历过。自己苦口婆心的要求孩子做什么,可是孩子非要一意孤行,冥顽不灵。最后只能通过打骂来解决问题。

  实际上,孩子们之所以一定要做什么事情,未必是这个事情他真的那么在意那么想做。很多时候是因为他有一种逆反心理,不愿遵从父母的指挥,他想挑战父母的权力和底线。

  孩子大了,很自然的就会对父母强制性的要求有所知觉和反抗。妈妈要他睡觉,他就偏不,并且很“享受”拒绝父母,看着父母妥协而得到的满足感。

  这种情况下,我们大人越要求他,他就越斗志昂扬,孩子们会觉得如果顺从了父母,就是屈服于比自己大的权力了,自己就被控制和打败了。这种感觉会让孩子们很不舒服、很不安。

  表面上看,父母打了孩子,是树立了自己的权威。但在他的心里,父母变成了有力气没办法,除了打骂,对他束手无策,恼羞成怒的无能之辈。

 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很多孩子青春期以后会特别叛逆,那时候他就知道,自己也有力气了,自己可以跟父母对着打、对着干了。这种从小被打皮了的孩子,越长大就会越难管。

  父母对孩子犯错的态度

  决定了孩子性格的走向

  有一次坐高铁,旁边座位是一对父子,孩子看起来也就是4、5岁的样子。

  上车以后不久,父亲就开始拿出手机来玩游戏。孩子有些无聊,就东看看西看看。再后来,孩子多次踢前面位子的座椅。

  孩子在公共场所这样做,肯定会影响到他人,也肯定是非常不妥,应该被管教的。父亲最后打了孩子一巴掌,看起来让孩子安分了不少。但是,很明显,孩子踢椅子不是“无缘无故”的,他在用这种方式,发泄自己的无聊情绪,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获取到别人的一些关注。

  坐车对多数孩子来说,都是一件没那么有趣的事情。这位父亲没有给孩子足够的陪伴,也没有给孩子提供一些书籍、玩具、零食等打发无聊的东西,自己就自顾自玩起手机游戏,孩子很自然的就会通过各种举动来寻求关注。

  踢椅子就是他在反复的确认,父亲是否在在意自己。他表现出来的潜台词是“我踢椅子的时候,你知道我的存在”。在孩子的世界里,他最害怕的是被忽视和遗忘。他宁可做过“坏孩子”“熊孩子”,也不会选择做一个在父母面前没有存在感的孩子。

  生活中也常见一些孩子被反复告诫过不要做什么,不要闯什么祸,可是孩子偏偏不听,隔三差五就要做这件错事出来。有很大一种可能就是父母太过于关注孩子犯错的方面。

  孩子安安静静、做得对做得好的时候,父母没有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。反而在犯错的时候赢得了全家的关注,那么孩子会更倾向于按照父母给的标签和评语来做。

  鼓励表扬是一种关注,打骂批评也是一种关注,父母更多的关注孩子哪一个方面,孩子就更容易往哪个方面发展。

  亲人有亲人的相处模式

  停止对抗,才有信任与合作

  我一位朋友属于脾气比较火爆的类型,经常与女儿发生争吵。

  她跟我说过有一次回家,看到女儿拿着水彩笔往墙壁上画画,就很生气的把孩子扯回房间关禁闭,吼了孩子一通不说,还没收了孩子的水彩笔。

  结果第二天她到家的时候,发现孩子把玩具倒了一地,还拿着她的口红在画画。这时候她老公正好也下班回家,问明白情况,老公跟女儿说:“你拿妈妈的口红,是不是想气气妈妈,因为妈妈拿走你的水彩笔,你也很生气啊?”女儿就点点头。

  她老公接着就跟女儿说:“那你往墙上画画,把玩具弄满地,还弄坏了妈妈的口红,妈妈也很生气啊,妈妈需要很长很长时间,才能打扫干净。”看女儿低头不说话。

  老公又哄着女儿:“这样吧,妈妈的愤怒已经像大象那么大了,我们一起支援妈妈好不好?爸爸帮你要回你的水彩笔,你保证不再往墙上画画,然后咱们俩一起收玩具”女儿很配合的接受了她老公的建议。

  朋友有点嫉妒的跟说:“生孩子最累的是我,带孩子多的人是我,为孩子费心的是我,结果出力不讨好,就跟他爸好得跟一个人似的,她爸说啥听啥。”

  其实孩子有这种表现一点都不难理解。她爱孩子,但表现出的是权威、严厉和指责。孩子难免抵抗报复,与她一直争夺权力,制造麻烦。

  他老公则表现出了对孩子的尊重、鼓励以及与孩子合作的诚意。在发生问题的时候,先去谈孩子的感受、需求,再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。客观的不带指责的描述事实,又能跟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
  这整个过程,大人是平静的,孩子是舒服的,解决问题当然也就顺理成章。

  教育孩子的标准,从来不应该是“听话”。也从来没有一种教育方式,能让孩子永远不犯错,永远“长记性”。归根结底,我们并不能通过简单的打骂,来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和尊重。试着去理解孩子,尊重孩子们选择的权利,孩子们才会愿意接受我们的引导,并且回馈给我们理解与尊重。